2010/5/22 photograph by:LIYU  model&photo retouching:KANA

終於終於~~~~~來看了大衛拉夏培爾的攝影展
真的快哭了

KANA本來預計是開展當天就要去看....
沒想到真正的開展日跟雜誌上寫的差了一周 就這樣子錯過了orz
再來到台北已經是展覽要畢幕了.... = ="
因為卡到新一代設計展+學測完 KANA猜一定很多人要來看展...果不其然....
還沒開館我跟LIYU就從桃園飆來了
竟然已經排了四五百人的隊伍...媽啊!!!!!!!!!

Photobucket

天氣爆熱的
我跟LIYU只好苦中作樂 拍照聊天
就這樣子等了兩小時 整整兩個小時="=
老娘腿都要斷了
才入場.........
Photobucket


天堂到地獄Heaven to Hell

【寇特妮.樂芙聖母慟子像】,明顯是米開朗基羅畫作【聖殤】的「當代社會寫真版」:名歌手寇特妮.樂芙懷中抱著的是,一個年輕的毒品受害者。聖母瑪利亞痛失愛子耶穌的聖像模本,被對比地轉化為一個世俗尋常的死亡場景。此作刻意將尋常男人與女人,置入了藝術史上反覆出現的一種神聖場景,除了展現攝影家本身對於藝術史名作的景仰認同,也刻畫了一種超越時空與文化差別,悸動全體人類心靈的命運課題──摯愛之死。此圖前景中,天真面對觀眾的小孩,則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手法的挪用,隱約扮演了「時代見證者」的角色意義。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洪水與覺醒Deluge and Awakened

場面浩大、人物眾多、拍攝難度超高的【大洪水】,靈感來自米開朗基羅的西斯汀教堂壁畫,但刻意將故事場景,從挪亞的古代轉換為美國的現代,地點也換成了驕奢縱逸文化的代表──賭城拉斯維加斯。與此對應的是以個別人物為拍攝對象的【覺醒】系列:有著聖經人物名字的平凡人,一個個載浮載沈於水中,形神恍惚而又平和寧靜,看似介於生死之間,懸浮於天堂與地獄的中間地帶。

【美術館】和【雕像】二件作品,平靜地顯示了大難過後倖存的人類文明成果,但在這種「無人」的世界中,即使保存了再多的藝術經典,究竟還能對誰展現什麼意義,也就成了一種耐人尋味的課題。同樣具有啟示意義的作品【大教堂】,也揭示了人類的另一項共同課題:當處在患難之中時,人們總會尋求宗教或超自然的救贖力量,但惟有結合人類和衷共濟的精神和行動,才能走向光明與希望的未來。
Photobucket

災難與毀滅Disaster and Destruction

這個主題系列,包括了1999年到2005年之間所完成的十餘件作品,場景意象含括天然災害、交通事故、社會暴力、或世界末日,指涉內容混合了新聞事實、社會現象、和藝術家個人的想像。這系列的共同點是,都有個災難現場和時髦裝扮的劫後餘生者,她們的扮相與存在,對比著混亂的周遭環境,提供了二種揣測和閱讀:救難者或逃難者。這種刻意將毀滅與高雅並置對比的藝術手法,隱約也揭露了人類透過消費主義和自我滿足,來逃避現實苦難與心理不安;但也正是這種逃避心態,讓人們對於現實愈來愈麻木不仁──直到災難臨頭。

在2005年創作的【世界盡頭的房子】中,斷垣殘壁、家毀而人未亡的戲劇性場面,刻畫了大難來時,為人母者極力保護襁褓的聖潔光輝,而畫面中從容優雅的人物,則讓人不禁聯想到拉裴爾畫中聖母子的古典形象。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向麥可.傑克森致敬Michael Jackson
在拉夏培爾的心目中,麥可是絕對不可能加害他人的善良者,他也堅信那些加諸於麥可的所有控訴都是莫虛有的,這一點從麥可親自創作的歌詞內容就可以感受的到,他總是相信著人性的美好、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會更好。

為了向麥可.傑克森致敬,拉夏培爾參考了墨西哥天主教聖像卡的格局和三部曲的概念,拍攝完成【美國耶穌】、【大天使長麥可】、【賜福】等三件作品。在此,歌星麥可和大天使麥可被同一化、成為打擊魔鬼的正義使者之同時,本身卻像個心靈重傷、落寞天涯海角的孤獨戰士。正與邪的對比、勝與負的認定,語詞雖然清晰,語意其實是有待辯證的。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過度消費、名人崇拜、以及15年來的美國狂熱
Excessive Consumption, Celebrity Worship, and 15 Years Of American Obsessions

  拉夏培爾的攝影作品,擅長以真實的事物構築一個又一個浮華夢幻的世界。這個由大量作品圖像所營造的「沙龍」展區,集結呈現了他近年創作中最超現實的各類照片,同時也舖陳了拉夏培爾藉由想像力來整合人間矛盾的詩意特質。
  拉夏培爾透過冷靜而嘲諷的鏡頭,凝視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類行為:奢糜浮華、貪得無厭、和物慾消費。這些行為所產生的無形社會力量,不斷地刺激人們追求更多的物質,也逐漸地讓人性受制於物質慾望。人們對於權力、名聲、財物、以及性的渴望,像黑洞一般,強力吸噬了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包括消費主義的受害者本身。
  臣服於消費主義的公眾名人,其實也是自我形象膨脹的產物,公眾形象的塑造,也成了明星/名人的社會通行證。拉夏培爾將鏡頭聚焦於這個議題時,利用明星的閃亮世界,雙向描繪出了每個人心中的自戀性格和自我表現心態,以及這之間一種既緊密又微妙的互動關係。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人間觀想Meditation

拉夏培爾對於具有「超越」意涵的藝術主題特別感到興趣,例如:從日常作息中發現神的訊息與存在,或者超脫人人無可避免的死亡時刻。以「耶穌是我的好朋友」為名的六件作品,即是在美國的街頭、餐廳、住屋內等日常環境中,重新上演的一幕幕新約故事:最後的晚餐、耶穌復活、用石頭打死罪人、抹大拉的瑪利亞用頭髮為基督洗腳等。
  一群表情迷思而無助的年輕人,因為受到吸引而圍繞在耶穌身旁,他們互信互賴、對彼此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重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化解了城市的冷漠和疏離感,這對拉夏培爾來說,正是重建人與神之關係的重要基礎。他藉由這系列作品,詮釋了耶穌所代表的信息和宗教的本義:神不是審判者,也不是畫分者,而是所有人的好朋友,包括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在內。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掠奪非洲Rape of Africa

  【掠奪非洲】的攝製,參考了十五世紀義大利藝術家波堤切利的著名畫作【維納斯與戰神】。在原作中,穿著半透明白色長袍的愛神維納斯,凝神注視著身邊的沈睡男子──戰神馬爾斯。戰爭導致死亡、傷痛和毀滅,但是在這幅畫中,戰神處於休眠狀態,他的致命武器也成了小精靈們的玩具。波堤切利想要傳達的訊息相當清楚:用愛終止戰爭。
  拉夏培爾以三個黑人小男孩取代原作中的小精靈,原來的長矛也變成了現代版的槍支。此外,他又在原有的英雄美女角色對照中,加入了種族議題的元素:黑人與白人。安穩沈睡的戰神馬爾斯,延續了古羅馬以來的角色典型──一位英俊挺拔的白人,身旁圍繞著黃金打造的武器和戰利品,包括手榴彈、手槍、金塊、珠寶、飾品、以及一個鑲著鑽石的骷髏頭。而端坐在畫面左邊的維納斯,被置換為一個摩登打扮、美麗、順服、唯命是從的非洲女人形像。
  在波堤切利詮釋希臘神話的畫作中,白色維納斯是勝利者,但是在拉夏培爾的作品中,黑色維納斯與公雞和綿羊被擺放在一起,暗示她和這些牲畜一樣,都是可以被掠奪擁有的一種「財產」。畫面後方,明顯已被殖民者和資本主義開發破壞的非洲景觀,以及前景中,身受其害而茫然不覺、乃至於持槍戲耍的非洲小男孩,在在說明了,拉夏培爾試圖以創作來刻畫並批判所有以強勢文明來宰制弱勢地區的野蠻行為。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純真寓言Auguries of Innocence 
  
本系列標題「純真寓言」取自英國詩人威廉‧布雷克的同名詩作,其內容描述了各種存在於人世間的二元矛盾──人類與自然、剎那與永恆、擁有與失去…等。
  2007年被視為一個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的年代高峰,拉夏培爾於此時創作了這個系列作品,用以預言這個墮落時代不可避免的結局。這些作品赤裸裸地描述了人們的貪婪,和利用物質追求來證明自我價值的迷戀心態。
 作品【墮落─所有能到手的永遠不夠】,透過超現實的對照手法,以右邊即時行樂的人群,對照左邊傷慟死者的場面,遙遙呼應了十五世紀荷蘭畫家波希作品「人間樂園」之中,對於人類貪婪心性的揭露。
  【負性貨幣】系列創作,也是具有一語雙關意涵的實驗性作品,拉夏培爾將美金紙鈔當成底片,直接放進印相放大機中,讓光線透過紙鈔投射於彩色相紙上,由此產生了正反兩面圖案重合、桃紅色調鮮明的美鈔新圖像。將實體鈔票權充虛擬底片,直接對應了一個構築在假財物和假資本的經濟體系,終將導致垮台崩潰的危機。
  【撞毀】系列,有意探討名車所代表的社會價值觀,這些車輛所耗費的能源和金錢,讓人們的過度消費到達極限。這些名車的撞毀反而讓我們看清了物質的易逝性,和「顯示性消費」時代的終結。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聖戰Holy War

  拉夏培爾透過【聖戰】這件影像裝置作品,諷刺和批判了當今以宗教為名而發動的各種戰爭,左右圖像與好萊塢式的文字搭配,也幽默地點出了人們以神聖包裝戰爭、以戰爭保證和平的荒謬說辭。此作以類似電影院廣告的紙箱裝置而成,用以調侃當代新聞傳媒的歪風──報導誠可貴,娛樂價更高。新聞中那些駭人聽聞的煽情內容,讓報導變得極富戲劇效果,也讓這個時代的人們,失去了對於世界真相的理解與普世價值的關懷。
  【糖果清真寺】以寓言手法,抨擊了西方社會對於伊斯蘭教的成見與看法。於此,拉夏培爾透過導演式的鏡頭,將回教清真寺裝扮呈現為童話故事中美麗引人、鮮豔可口、其實內藏殺機的「糖果屋」,他藉著這種「迪士尼情調的清真寺」,類比和諷刺了西方世界每將回教徒視為恐怖份子的一種心理情結。
  回教徒相信,願意為宗教犧牲的烈士,將會有72個處女在天堂裡侍候他,拉夏培爾的【準殉教者和72位處女】,是立意批判這種傳說的一件作品。於此,他挪用了童話「格列弗遊記」中的情節畫面,讓72個回教女人裝扮的小芭比娃娃綁架一位褐膚大男人,清晰的場景和人物,呈現了二面的意涵──72位處女,究竟是要勒令猛男完成使命,或阻止他執行所謂的神聖任務,其實是個啞謎。但這已足以說明,拉夏培爾對所有假神聖與宗教之名、行鬥爭及殺戮之實的論調,是不分東、西,一概予以譴責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這模特兒超敬業的啦..表情好真!)

天堂藝術Art in Heaven
拉夏培爾的影像創作中,這是少數搭配有電動元素的一件裝置,也是另一件形式清晰而充滿謎題意味的作品。一位年輕力壯的青年,不知何故卻變成了身上插滿藥管、等待急救的病人,支撐他的巨手,本身也是血跡斑斑而意涵模糊,是全知全能的救贖角色?或暗喻始作俑者的幕後黑手?而在一旁動作不停的陳舊剪刀,是用以去除一切背景文本,藉以淨化再生的工具?或隱有虎視耽耽、兇惡負面的另一意涵?這半完成感的作品,充份彰顯了拉夏培爾作品語意多元、有利於觀者主動閱讀詮釋的特性。



經典的安迪沃荷 是拉夏培爾踏入攝影界的契機
所以我把他特別獨立出來
Photobucket
(經典啦!!!)

Photobucket

以下這個主題的我沒拍到
因為趕著去小銅版牛排吃午餐....很殘念的只看了45分鐘的展就走了...

美國文件Recollections in America 
本系列作品,是拉夏培爾利用電腦軟體,將買來的二手相片重新改造拼貼而成的實驗性作品,原圖內容都是70年代時期,一群好友為了不同原因而聚集慶祝的場面。拉夏培爾將這些照片加工修改,刻意突顯出這些照片中,一種把酒言歡的場面氣氛,和此起彼落的美國文化符碼──槍支、星條旗、老鷹國徽、血氣青年、布希總統大名…,這個實驗性的作品系列,充份昭示了他個人對於政府機構透過「國家主義」意識來遊說人民,乃至發動「外援戰爭」的一種批判之情。
  70年代是「美國夢」的尾聲,拉夏培爾藉由這些照片指出當時社會中的矛盾:他們的愛國情操,始終擺盪在和平主義和侵略主義之間。拉夏培爾不願意透露相片中哪些部分是原本就存在的、哪些是他修改和增加的,因為這種真假交錯和密而不宣,反而更能突顯出媒體文宣中,事實和虛構總是混同的社會現象,和當權者喜歡透過媒體操弄權力的政治戲碼。

Photobucket
本來想下午再回來看 無奈身體又不舒服 所以沒回來............嗚
我覺得當代這次展出只收取$50元真的太划算 叫我來看五次我也願意
可惜我住在高雄...時間真的很寶貴啊...
若要說 我在這次的展覽中看到了什麼
我想 除了拉夏培爾豐富的想像力 以及創作力之外
我還看見了 身為一個人類的"慈悲"
拉夏培爾不論是在哪個主題的創作上 都再再的顯示出他對世界 社會的關懷
這已經超脫了一般的商業攝影師了
他是一位 真正的"攝影藝術家"

喜歡我的照片 別吝嗇你的推推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